知識庫|蟲類食材身價勝人參,餐廳秋冬菜譜敢放不?專欄

餐飲界 / 盧婉 / 2016-11-17 10:32:00
秋冬交替,正好是昆蟲儲備完熱量準備越冬之時,這時的昆蟲及其成蛹脂肪肥美,極具營養(yǎng)價值,深受世界上20億人口的歡迎。

作為21世紀的一大功能性滋補食材,連日本餐飲界都為這些昆蟲料理寫書了,不信請看。

還研發(fā)了好些菜式。相信我,真的不是蟲子不小心掉到菜里去了。

如此一來紅餐網(wǎng)又怎能不推薦上幾種適銷對路的蟲類食材呢?

各位準備好將它們收錄到餐廳菜譜了嗎?前方高能,密集恐懼癥請勿點開大圖。

01龍虱  

龍虱,又名水曱甴(yuē yóu),為啥叫曱甴一看外表就知道了,不多做解釋。產(chǎn)于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福建和湖南、湖北等省區(qū),黑龍江省的松嫩平原也有出產(chǎn),由于惹味且營養(yǎng)價值高,成為了粵菜中必不可少的佳肴。

龍虱本身為肉雜食性動物,偶爾腐食。因?qū)λh(huán)境要求高,要求水體無毒無污染,加上其不亞于海味的鮮美,龍虱尤其受到餐廳和食客的歡迎。龍虱有治腰腿乏力的功效,南方喜愛用油鹽烹成“和味龍虱”,保健養(yǎng)生。吃用時,將雙翅折斷,連頭拉出內(nèi)臟,即可享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近年來水域環(huán)境污染日益嚴重,加上人為濫捕,目前龍虱多以人工養(yǎng)殖為主,且存活率不高。它的市價每年都在飆升,截至2015年已賣到200-380元每斤不等。保護野生龍虱和蟲種的生存壞境,需要大家共同留意。

02蜂蛹  

蜂蛹營養(yǎng)豐富,風味香酥嫩脆,是真正的純天然美味食品。近幾年在湘西吉首、張家界等地,蜂蛹每公斤售價高達400元,成為當今山里人饋贈親朋的又一名特土產(chǎn)。 

蜂蛹一般為胡蜂、黃蜂、黑蜂、土蜂等野蜂的幼蟲和蛹,采摘期應掌握在高齡幼蟲至變蛹期最宜,變蛹期一般集中在9月、10月或之前。蜂蛹的食法多樣,常見做法有煎蛋、姜蔥炒、椒鹽、生菜包等。最簡單的是把蜂蛹從蜂巢中取出,撿去雜質(zhì),用清水漂洗后,濾干,倒入油燒至七八成熟的油鍋內(nèi),用文火把蜂蛹煎烽至金黃色,加入少許食鹽食用,這樣方可保證鮮味。 

03爬沙蟲  

爬沙蟲,齒蛉或魚蛉的昆蟲幼蟲,身長一般為6~9厘米,墨綠色或深褐色,頭小、多腳、扁平嘴,形狀丑陋猙獰似蜈蚣,可作為魚餌。盛產(chǎn)于云南和四川。別看它又丑又咬人,這蟲子吃了補氣益腎、抑虛固本、滋補強壯,有"動物人參"美譽。

對爬沙蟲的初加工方法有三種:一是直接將爬沙蟲洗凈,用于泡制藥酒,即本地中醫(yī)所說的“生打”。二是將活的爬沙蟲掐去頭尾,除凈沙腸洗凈,裹上一層雞蛋豆粉糊,用油炸至金黃酥脆。補充一句,齒蛉生活在沼澤,林地附近,以毛蟲、蠕蟲,如蝴蝶、飛蛾等為食,是一種專門捕食農(nóng)業(yè)害蟲的肉食性昆蟲,不宜過度捕殺。

04蛤蟲   

蛤蟲,桑天牛的幼蟲,無論其成蟲還是幼蟲都是害蟲。成蟲嫩枝皮葉,幼蟲蠶食樹體木質(zhì)內(nèi)部和樹根,同時吸引白蟻二次侵蝕,削弱樹勢,讓樹木枯死。常見于柞樹、柳樹、松樹、無花果等植被上。 

在我國,冬季往往需結合樁柞更新治蟲,也恰恰是這種幼蟲最肥美的時候。在東北,蛤蟲有“木參”之稱。近年來,很多賓館把它作為“山珍”一品入席,因此“蛤蟲”也身價倍增,每斤高達二、三百元。這種味道鮮甜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,性質(zhì)跟蜂蛹相似。

05竹蟲   

顧名思義是長在竹(筒)子里的蟲,主要成群寄生于巨竹屬竹類的當年生竹筍上,身子紡錘形,滾圓,有細眼小黑嘴。喜愛從竹尖往下逐節(jié)蠶食竹子,20天內(nèi)便從米粒大小吃成手指頭般粗。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福建,浙江、湖南、四川、江蘇、廣西等地。 

竹蟲富含高蛋白和氨基酸,可食用蟲態(tài)為幼蟲,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出現(xiàn),形狀似蟲草,竹蟲做法簡單,用開水氽后用油煎炸香后即可食用,十分香脆可口,多吃還能養(yǎng)脾健胃。 

06土鱉蟲  

土鱉(真的沒有在罵人)又稱地鱉,土元,食用時一般選擇雌性。相傳古時,一位廚子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雌性地鱉有身體斷后自動接上,并且正?;顒拥淖饔茫梅兴疇C死后拿去給摔了腿的兒子敷上,神奇痊愈。此后幾百年,地鱉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廣泛流傳,養(yǎng)殖也廣有分布。

因為地鱉性寒,干燥體,味咸,有小毒,所以它的烹調(diào)價值在近幾年才被開發(fā)出來。細心的廚子精選花椒,胡椒,料酒,大蔥等食材,中和其寒性和藥性,研發(fā)出麻辣土鱉蟲、脆皮土鱉等菜色,深受人們喜愛。

07玉米螟  

 

玉米螟是一種蛾類,它們是玉米莊稼病蟲害的頭號通緝犯。主產(chǎn)于東北、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四川、廣西等地。老熟幼蟲,體長25毫米左右,圓筒形,頭黑褐色,可食用型態(tài)為化蛹前的最后階段。此時的玉米螟幼蟲已經(jīng)排糞完畢,準備化蛹越冬,體內(nèi)脂肪旺盛,蛋白質(zhì)豐富,只要稍微油炸即可食用。當然,這時也是治理玉米螟病蟲害的最佳時機。

08豆蟲  

 

豆蟲,學名豆天蛾,也叫豆丹。相信大家對這種害蟲都補陌生。它廣泛分布于遼寧,河南,山東,河北,福建,江蘇,四川還有江西等地,以吃豆葉、葡萄葉,喝甘露為生。研究指出,豆蟲的肉漿無毒無害,其蛋白質(zhì)比肉類、魚類、植物類的蛋白質(zhì)更適合人們的身體需要,富含七種人體中無法合成的氨基酸,是驅(qū)寒養(yǎng)胃的天然綠色保健珍品。

豆蟲的一般做法是,去頭后,將肉從皮中蛻出,清洗內(nèi)臟,瀝水待用??梢郧鍫F 、制湯、燒炒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

09蝎子  

 

蝎子,各類昆蟲宴,大保健酒的老朋友,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。作為已知最古老的陸生節(jié)肢動物之一,蝎子的藥用、食用價值恐怕用一本書都寫不完。俗語有說“蝎毒賽黃金”,1萬只成蝎每年僅可提毒480克,截至2014年蝎毒的價格已上升到15萬元/千克。

蝎子的藥理、食用作用都主要依賴于蝎毒,每只全蝎毒素占總量的 60%~ 70%,一般吃30只以內(nèi)都不會中毒。烹調(diào)前需除去尾部及毒囊、毒針??商崆胺庞邴}水中,等蝎子喝飽嗆死后烘干油炸,也可以用沸水燙死后過冷,隨茯苓、淮山等藥物入湯,老少皆宜。需注意的是,野生蝎子是害蟲的天敵,不宜濫捕濫殺。

10蟋蟀  

 

蟋蟀,俗名蛐蛐、夜鳴蟲。相信很多朋友剛開始知道這玩意,都是通過電視劇上的斗蟋蟀橋段,殊不知有天這貨會成了自己后廚里的菜品吧。

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(qū)、華北地區(qū)、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(qū)的重要農(nóng)業(yè)害蟲,秋末冬初正是蟋蟀容易凍死的季節(jié),古時候因蟋蟀身上就帶有好運和智慧的神話色彩,有錢人家會特別將其捕養(yǎng)在室內(nèi)。國內(nèi)對蟋蟀的食用性研究,是近幾年受國外飲食影響,才漸漸興起的。在國外,特別是美國法國等地,蟋蟀就是常見菜品佳肴。國外蟋蟀的食用風氣詭異成癮,甚至還為其專門開設養(yǎng)殖場,每年運出大概8000磅蟋蟀,制作成面粉,能量棒和零食供超市上架。

結語

這些不及巴掌大的小昆蟲,樣子明明讓人發(fā)怵,但在經(jīng)過廚師的巧妙烹調(diào),餐館的精心推薦包裝后,卻成為了冬季炙手可熱的美食。如果想要你的秋冬滋補菜系變的新鮮有創(chuàng)意,又怎么能少了這些受歡迎的小蟲子呢?

即使知道……每位廚師頭一回接觸這些昆蟲,內(nèi)心一定都是崩潰的,但誰叫他們是做餐飲的呢。

科普時間

為何人類愛吃昆蟲

廣東人什么都吃,連昆蟲都不放過。事實上,不僅僅是廣東,祖國以南的吃蟲區(qū)域之廣,歷史之久遠,你可能根本無法想象。一千二百年前,韓愈被貶到潮州時,就對這樣的嶺南美食頗為驚恐,寫下了《初南食胎元十八協(xié)律》。

然而你以為北方中原地區(qū)的食譜上,就沒有重口味了嗎?NO!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我們最熟悉的蠶蛹,是我國重要的動物蛋白來源。每逢蝗災,蝗蟲更是替代了田中農(nóng)作物,成為百姓果腹的主糧。不過古人缺少食用油,所以主流的方法是烹煮,昆蟲的做法和味道更似煮蝦。當然也有另類的,李世民就曾為鼓勵百姓對抗蝗災,當眾生吃蝗蟲。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,蟬和蝗蟲更是名人盛贊的人間美味。

排除后天文化因素,人們應該是天然喜歡食用昆蟲。有專家認為,人們對酥脆食物不分民族、文化的共同喜好。喜歡吃昆蟲,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正常生理偏好。所以,為什么要錯過這樣的美食呢?

本文來源于紅餐網(wǎng)·,由餐飲界criminalrecordus.cn整編報道,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源!

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(zhuǎn)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(zhuǎn)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?qū)⒆肪控熑危?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(jīng)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

媒體官方合作